直隶女学堂,保定市排名第一高中——第十七中(保定外国语学校)

保定市第十七中学(Baoding No.17 Middle School ),始建于1906 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初名“直隶女学堂”。创办时间:1906年11月16日 创办人:增韫 校训: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校歌:青春飞扬

2021年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加入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教育集团,并由教育集团总校长管理。

河北2020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

直隶女学堂,保定市排名第一高中——第十七中(保定外国语学校)

学校地址

原址:保定市西下关街83号(原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旧址,即红二师;2005年与保定师范附属小学交换至此地址。)

现址:2013年7月学校再次与保定师范附属小学交换校址:永华南大街582号。

办学历史

1915年至1933年先后改名为“直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33年后改名为“河北省立保定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为“河北保定女子中学”。“文革”期间曾称“耀武战校”。1978年定名为“保定市第十七中学”。1997年加挂“河北省第二外国语高中”校牌。根据 2002 年河北省教育厅文件精神,“二外”更名为“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2008年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文件指示,该校初中部定名保定第十七中学,高中部定名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自此,该校不再联合办校。

该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二十年代曾发生震动全国的“驱燕学潮”;王若飞同志的夫人李培之,邓小平同志的第一夫人张锡媛,孙毅将军的夫人田秀娟等都曾就读该校。

该校五十年代便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全国十所重点中学之一,教育质量享誉古城,被誉为“小宝塔”。

直隶女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日,即1906年11月16日,直隶藩司增韫就省城育婴堂内创办“直隶全省女子学堂”,收七岁至十五岁的女童入学,此为省城女学之先导。

知名校友

张锡媛

系女二师学生,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并由李培芝介绍加入共青团。1925年去北京,认识了李大钊赵世炎等党的领导人,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党领导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活动。大约在1925年下半年,被当组织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中山大学与邓小平同志相识。1928年张锡媛在上海与周恩来、邓颖超、邓小平、朱月倩、霍步青为一个党小组。就在这一年张锡媛与邓小平结婚。

王化民

字永苏,河北清苑县人,一九二五年毕业于女二师,升入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一九二九年回到母校女二师任校长。

悠久历史,峥嵘岁月。

历史上的“女二师”,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建立地下组织较早的学校之一,一九二四年便建立地下党支部,李培芝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在党组织的教育下,一大批有志青年从这里走向革命道路,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李培芝、张锡媛、田秀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培之

1924年4月,在女二师读书时,由中共保定小组组长张廷瑞介绍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1925年春转为共产党员,同年5月建立女二师党支部,李培之任支部书记。1925年初,李培之介绍张锡媛等加入社会主义共青团, 建立女二师团支部,李培之任书记。1925年4月,李培之等在女二师建立了中华全国各界妇女联合会保定分会,李培之为主要负责人。李培之系王若飞同志的夫人,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长。

田秀娟

河北省完县人,一九三六年毕业于女二师,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工作,一直从事妇女工作。曾任晋察冀地区妇救会主任、冀中区妇联主任、解放后任河北省妇联、华北大区妇联主任、全国妇联副部长、部长、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等职。

田秀娟同志为孙毅将军夫人。

◆解放初期,女中学生开展向志愿军学习活动,有的班被授予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孙生禄班”。

赵伦

保定女中首任校长。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抓住了教师素质这一关键点,就抓住了学校的未来。该校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根据教学资源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从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提高教学水平两方面入手优化教师队伍。狠抓 “三个工程”,即:开展“形象工程”,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青年教师成材工程”,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名师锻造工程”,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快名优教师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壮大。“三个工程”的成功实施,使该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德艺双馨、乐于奉献、知名度较高的优秀教师。

升学率

2000年

首届外国语高中学生毕业,重点上线率 25% ,本科上线率 51.55% ,省专上线率 95.03% ,赵冰喆以 641 分的成绩夺得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有六科获优胜学科奖。

2001年

第二届外国语高中学生毕业,本一上线率 37% ,本二上线率 57%。文理十个学科全部获优胜学科奖,其中文科的英语、历史、理科的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均为全市第一名,文科的语文、政治,理科的语文为全市第二,文科数学为第三。该校是我市一所十个学科全部获得优胜学科奖的学校。

2002年

该校高考成绩又上新高峰,本一上线率 49% ,本二上线率 79.6% ,各学科均获优胜学科的第一名,平均分高出我市第二名 10 分以上的学科有英语(文科 16.8 ,理科 14.4 )、数学(文科 12.7 )、文科综合( 10.55 ),张涵冰同学以 653 分的成绩获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2003-2004年

该校高考各学科均获优胜学科奖。刘倩以 641 分的成绩获全市文科状元。几年来,该校在坚持不招复读生的情况下,保持了各学科的年年优胜和高升学率,先后培养出了 6 位省、市高考状元。2001-2004 年该校毕业生中共有 16 人分别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被社会誉为“百年名校、状元摇篮”。

2004-2005年

该校教师在全国和省级优质课、说课、论文、竞赛辅导等大赛中有 275 人次获奖。学生在各科奥赛、 SK 状元榜、希望之星英语大赛、省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等各项比赛中有 291 人 次获奖,学校被命名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该校是河北省重点中学,河北省信息技术教育示范校,学校先后被省教委评为“德育示范学校”,被省教育厅、省外事办评为“外事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胜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实绩突出单位”。

2005-2006年

该校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为保定市第一,有两人考入清华,一人考入北大,文理各学科均获优胜学科奖。该校首届抽签入学的初中生毕业,依然以综合排名第一的绝对优势再夺蟾桂,其中冯征同学获保定市中考状元,全市前十名中该校占七名,充分显示了“低进高出”和该校优质的教育品牌。该校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被全国少工委任命为“中学少先队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主持测试单位”;被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科技厅联合授予“河北省发明创造优秀学校”,市教科所授予该校“优秀教育科研型学校”,“保定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2007年

该校董婉璐同学蟾宫折桂,荣登保定市区文科榜首。董婉璐、陈梦溪同学进入河北省前10名。该校赵旭晨同学位列保定市区理科三甲。该校董婉璐、陈梦溪、白牧宸、赵 旭 晨四位同学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大保定市文、理科前10名,在我市30所重点中学中高居榜首,梦圆清华、北大。该校王怡然、马浩叶、贾沙沙、陈梦溪、赵旭晨、张茜六位同学分别获得保定市区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高考单科状元。该校首届小语种班学生成绩斐然,理科班共50名学生,600分以上的30人,本一上线人数34人,本二上线人数44人;文科班共37人,600分以上10人,本一上线人数26人,本二上线人数35人。该校文、理学科本一、本二上线率均位列保定市区第一名,各学科平均分位列市区榜首。

2011年

本次为初高中分离后的第一届毕业生的中考

1.中考成绩:十七中共有122人达到一、三中公助生分数线,占两校公助生人数的54.4%,位居第一。

2.十七中中考有八位同学居保定市前十名;全校学生总分平均分超出第二名学校60分;各学科高出第二名的成绩如下:

3.十七中参考人数1165人,占市区中考总总人数的13.4%。总分660分以上17人,占市区62.9%;总分640分以上87人,占市区49.4%;总分620分以上218人,占市区41.7%;总分600分以上380人,占市区37.5%。

4.高丹晴、刘雪楠、韩雨辰三位同学考取新加坡南侨中学公费留学。

5、刚刚结束的第二届河北省NOC赛中该校教师和学生再创佳绩。 参赛的6名教师全部获得“教学实践评优项目”省一等奖,2名学生获”网络英语项目“省一等奖,7名学生获省二等奖。同时学校获“先进学校”奖牌,杨兴华校长获“先进个人”称号。

NOC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简称,既有教师比赛项目,又有学生比赛项目,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普及范围最广的信息技术类系列比赛。自2003年以来,该校已获得全国NOC赛一等奖15个,二等奖20个,省一等奖13个。其中李丛嵘老师、吴子怡、吴文博和姜婧晖等同学还因比赛成绩突出获得“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该奖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颁发的)。

6.在2011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电视大赛河北省赛区的比赛中,该校叶子嘉、王紫荆和范志博三名同学包揽了河北省赛区的特等奖

7.在2011年CCTV希望之星大赛河北省赛区比赛中,该校学生王紫荆、田逸群和许鑫洋3名同学获省特等奖。其他参赛学生都获省一二等奖。

8.该校收到英国剑桥考试中心的英语等级考试FCE成绩单,该校09级4名学生刘慕遥、尤兆康、张子阳和许子楠通过了FCE考试。FCE是英语等级考试的第三级,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相当于雅思考试5.5-6.0水平。

2012年

2012年,对于十七中人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年。2012年该校中考成绩一骥绝尘,全面丰收,再创辉煌!胡昕阳、张铁泽同学以675分的成绩双双并列保定市第一,吴俣、许子楠同学双双并列保定市第二,程子璇同学保定市第三,肖天麒、刘世桐并列保定市第七。

保定市前10名中,该校有7人,占70%;

保定市前20名中,该校有14人,占70%;

保定市前50名中,该校有37人,占74%;

保定市前100名中,该校有61人,占61%;

保定市前200名中,该校有110人,占55%。

教师成果

05 、 06 两年来全校教师共完成论文 1785 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38 篇,撰写论文集 4 册,论文资料汇编 8 本。各项教学成绩的取得均得益于教研组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开展,该校各教研组认真落实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狠抓同头备课、习题精选、教师培训、校本开发、听课评课、校本教研等活动。经常外聘专家老该校指导工作,聘请省市教科所教研员来校参与听课与评课活动。各教研组还进行了本组的资料整理工作,内容包括:课题研究、听课评课、校本教研、理论学习、校本开发、论文发表、教改动态、竞赛辅导、学生活动等。各组教研气氛浓厚,教学效果明显,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该校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常抓不懈、形式多样,不同教龄有相应的要求。校内三项评比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开展的更是如火如荼。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强各的经验交流,全国及各省市均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教师优质课大赛,其中包括说课、做课、评课、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优势组合等活动。该校教师参赛均需经过自愿报名、组内共同听课、评课选拔出代表该校参加市级评比的选手,之后学校组织本组全体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不断完善。最后由参赛选手代表本组最高水平与各县市选手角逐。

2005年以来,在各类教学大赛中该校教师有8人获国家级一等奖,22人获河北省一等奖。获省级以上获励的教师有66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教师有157人次。目前,该校有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8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11人,保定市名师27人。

学校领导

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文件,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端正办学思想,勇于探索,锐意进取,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充分发挥了班子的个人优势和整体功能,深化教育改革,办出学校特色,在学校的发展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校长、书记:李梅

副校长、副书记:付晓莉

副校长:贾洪青

副校长:赵永常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17日,获得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称号。 [1]

2020年9月9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教育厅表彰为“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

2021年6月15日,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党总支入选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公示的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名单。 [3]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名单。 [4-5]

2023年,入选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6]

办学特色

特色和特长

学校在改革外语教学方法,突出外语办学特色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取得可喜成绩。

1.实行小班授课,加强师生交流,增强语言实践机会,提高外语听说能力。

2.使用四套教材,在使用统编教材的同时,使用引进教材,使学生从不同教材中学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

3.聘请外籍教师担任口语课,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学到纯正的外语,外籍教师参加外语教研活动,提高外语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4.开展英语角等多种外语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外语的环境。

5.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利用假期组织师生走出国门,进行短期访问学习,接待外国旅游访问团体,在实践中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高外语水平。

改革促进发展,特色带来生机,改革和特色提高了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

赴外交流学习

学校带领学生到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学习。韩国,新加坡师生代表团也曾到该校考察学习。并且每年的7月份,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到国外游玩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6621853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xunmao.com.cn/baike/3803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