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小x最近跟我抱怨这样一件事,他大学学习的是动画设计专业,毕业后从事游戏动画设计工作。但是小x父母对他的职业很不满意,觉得没什么出息,希望通过家里关系让他到国企上班,收入稳定。但小x认为游戏行业是他的梦想,双方僵持不下,爆发不少争吵,弄得小x都不敢回家。
我的另一位朋友小L最近也跟父母闹翻了。小L找了一位漂亮、三观都很合拍的女朋友,但小L父母嫌弃女方不是本地人,家境也不好,于是给儿子介绍同事的女儿认识,直接气得小L离家出走。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什么我们和父母沟通就那么难呢?
一图看懂,如何与父母沟通
第一,父母和子女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
无论是父母一方,还是子女一方,我们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在很多父母眼中,把自己的子女看成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总是担心孩子做错事走弯路,所以父母希望孩子听话,能按照父母的想法或者安排去做事情,这样对孩子才是最好的。所以在我们眼里,总是觉得父母喜欢用他们的标准来约束和控制我们。
而我们觉得现在长大了,希望父母能够尊重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未来自己做主,拒绝父母为自己的安排。但是我们做出什么决定或者行动时,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和支持,却经常得到父母的否定,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于是不停地跟对方辩论。结果却是双方僵持不下、互不让步,变成了争吵。
第二,父母和子女有代沟
由于两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各自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存在着差异,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往往不在同一频道上。
虽然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一些,但是我们也终究有老去的这一天,也有为人父母的这一天。毕竟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也要理解父母的做法。
第三,沟通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扭转
比如,我有个朋友到离家很远的外地上大学,他妈妈因为担心他不能照顾好自己,担心他在那边生活得不好,就一直给他发信息打电话,提醒他按时吃饭、睡觉,注意保暖,好好学习等等。但是他看到这样的信息多了,就特别不耐烦,于是除了要生活费之外,其它都不想回复。
他越是不回复,反而让他母亲更担心,于是发更多的消息,想了解儿子过得如何,有没有学坏,想知道儿子的一切。一方不耐烦,一方越迫切,这种沟通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变成死循环,因为惯性的作用力太大了,所以很难扭转,逐渐养成习惯,觉得对方无法沟通。
如何跟父母在想法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第一方面,不要强调对错或说服对方
成年人的世界是趋利避害的,有句话叫“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讲利弊”。所以不用和对方争辩“谁对谁错”,而是从“利弊”这个角度出发,求同存异,达到共识。另外一方面,不要尝试说服对方,因为在对方看来,你是想把想法强加给自己。即使你的内心是为对方好,想让对方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但是别人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就变成了控制。
上文中提到的小x,如果能很好地向父母解释游戏设计的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以及分析游戏行业的巨大商机。就能打破父母有限的认知,对游戏设计有全新的认识,放下对儿子工作的担忧,这样双方的沟通就会变得顺畅很多。
第二方面,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对人不对事,这就是暴力沟通;对事不对人,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呢?
1.就事论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小明上课没带课本,“没带课本”这是一个事实,但是老师批评小明:“你太粗心大意了”“你脑子里装的什么?课本都能忘”这就是对这件事的评论。
又举个例子,有个朋友觉得自己的父亲的脾气非常暴躁。比如小时候,他爸爸多次提醒并要求他把作业的字写好,他还是没写好,他爸就直接把他的本子撕了。这时就引发他的反抗,说他爸,“像个法西斯,真的很暴躁”。他爸马上打他一顿。
“暴躁”和“法西斯”属于他对他爸爸的评价,他爸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做法,所以我们要阐述事实,指出他不正确的行为。如果他能在事后对他爸说,“虽然你好几次提醒我写作业把字写好,我自己也在慢慢努力,但是你直接把本子撕了,导致没交作业被老师批评,这样深深伤害了我。”这种方式是不是更能让他爸爸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欠妥呢?
2.示弱有助于缓解冲突
强硬的态度只会让争吵、冲突升级。很多男生小时候都被父母打骂过,如果这些男生被教育时,只要主动承认错了,以后再也不做了,再加一句解释。通常父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有的人从来就不会示弱,非常非常倔。
3.区别感受和想法
表达感受和表达想法有什么区别。比如我们小时候在房间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然后母亲不敲门就进来了,我们就会觉得“妈,你很烦,我在忙呢,你快出去。”(这就是表达我们不满的感受)。但是这时母亲就会想,“龟儿子,我供你吃供你喝,看你一直不出来,想看看你是不是在学习,我天天这么辛苦真是喂了狗。”
但是如果换一种表达方法“妈,我现在也长大了,我们天天生活在一起,我想有一些独立的空间,你追剧的时候我都没有来打扰你呀?请你给我一些自由独立空间可以吗?”这样对母亲而言会不会更容易接受?
4.站在父母的角度,说他们能接受的话
虽然很多时候父母说的话不中听,但是父母都是为孩子着想,都是为孩子好。所以站在父母的角度,说一些能够被他们接受的话,也就是换位思考。
比如,上文中小L的父母不认可他女朋友的事情,他可以跟父母说,自己理解父母也是希望他能找个家事条件好的,助事业一臂之力,生活也过得轻松一些,但是他不想做个依附别人的男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获得幸福生活,他现在的女朋友曾和自己一起打拼共患难,就像他父母年轻时一起经历磨难那样,他觉得这种感情很难得,很珍惜现在的幸福。
第三方面,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
马歇尔·卢森堡说: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求,别人可能也不会。
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求,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我们需要表达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要求别人去理解和猜测。
举一个常见的案例,有个女生对男朋友说,“我觉得你对我的关心太少了,你要多关心我。”男生也答应了。但是一段时间后,女生发现男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并没有什么差别,就找男朋友吵闹。男生就问:“你到底要我怎么关心你嘛。”,女生恍然大悟,说道:“你每天跟我说说话,说句‘晚安’都行。”之后,男生就做到这一点了。
第四方面,独立生活、主动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家庭是一个共同体,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责任,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主动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如果你和父母一起住,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或者支付一些生活费用,最起码父母不会认为你在家只会一味地索取?这样父母也会看你顺眼很多,自然会减少很多生活中的矛盾。
如果你和父母到了不可沟通的地步,那就不要一起生活,就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人格,想去外地工作就去外地工作,或者一定程度上远离父母。默默坚持自己的追求并且付诸行动,当你行动起来,取得一次又一次成绩的时候,不依靠你的父母能自己挣钱让自己过得很好的时候,你的父母自然会开始渐渐正视你的能力,相信你的独立性,渐渐就会对你少一些担忧和干涉,而更多一份对你的信任。
总结一下,要想和父母有效的沟通,首先不要强调对错或说服对方,其次要学会非暴力沟通,再次说出自己的需求和独立生活也很重要,最后要尊重父母的想法,如果实在无法沟通,可以暂时搁置,让时间来证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