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无言只能聊聊孩子的夫妇,不是挺好嘛?
亦舒有一篇专栏,写她和老公没话聊。没话聊,有什么要紧?
她说“多年来每日写作三小时,阅读一小时,观电视又起码两小时,又爱午睡,根本抽不出时间同任何人闲谈。”
看完这篇,想起很久前接到读者私信,结婚一年多的女孩,非常苦恼跟丈夫没什么话聊。每天下班回家,丈夫好像个木头人,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看着手机,总是她想尽办法要先开口,先找话题。好不容易开口,男的只是非常简略地回答一句话,有时候甚至头也不抬。这样的婚姻有什么意思呢?
她想象中婚姻生活大概总是亲亲热热的,又不图你钱又不图你房子,不就是找个嘘寒问暖知冷知热的人嘛。我认为她说得挺有道理,刚结婚的夫妇就算大吵一顿也比没话说要强百倍。不过站在她丈夫的角度,男人可能很早就参悟了真谛,常跟女人聊天,最后结果一定是大吵一架。
前段时间看一本叫《恐妻家》的小说,主人公是个杀手,个人特色是非常怕老婆,怕到什么程度?他老婆只要开口,他就要想点能让她开心的话说出来。而且为了让老婆开心,他就算再困,再累,刚刚彻夜未眠结束紧张的杀人工作,回家也会动作夸张地大声回应妻子说的每一句话。
妻子说起有一家人从不按规定扔垃圾,他大声回应道:哦,那家人啊!虽然他早就已经对这种事毫无印象,但只要顺着老婆说的话,态度激动地说些,对啊,就是嘛,居然这样啊?真是岂有此理……就能糊弄过去。
书看了个开头,没再看下去,杀手竟然过着这么窝囊的家庭生活,我实在气不过。不过似乎从侧面证实,很多老婆需要一个聊天积极的丈夫。
我则跟亦舒一样,觉得夫妻之间没有话聊,真是太正常了。三月份餐厅刚开始堂食的时候,我一个人出去吃了顿饭,在一家上菜很快的港式茶餐厅,摆了二十来张桌子,加我只有三桌人。独自坐在墙角的一桌,从等菜到吃菜的半个多小时里,一直听着窗边的一对男女,不停说着话,准确来说,是女的不停教导着男人,“这种事情你早就好跟你老板说了”,“你跟他谈的时候当然不能太直接咯”,“我早就说过了,你们公司人事不行呀”……
男人大概也是老好人,一直嗯嗯不停,有时轻声说两句,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当时在角落一勺勺吃着艇仔粥的我,心想,真神奇,从年级上看他们也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女,怎么会还有这么多话聊?
我和小陈没有话聊,曾经一度一个朋友认为,这种婚姻肯定不会长久,你和他都难以达到精神层面的沟通。要说文艺,小陈的确差点意思。当年带着他去看毕赣的《路边野餐》,个人觉得相当诗意又真实,小陈看到电影结束,才跟我说了一句:你以后别带我看这种电影了。
他还建议我说,你们这些一起观影的人应该组一个qq群,随时交流下。当然,他是不想交流的,日常你要问他,对一部电影有什么看法?他好像觉得我玷污了他看电影的主要目的,他只是想脑子不动,尽情喝着可乐吃着辣鸡爪休息两小时,竟然被要求总结一下电影的中心思想,他不愿意。
男人跟女人,到底是不同的。男人不太愿意聊别人的八卦,我母亲跟我说起邻居某某的故事,可以眉飞色舞说上一下午,从他家有几套房子,家里每个人赚多少钱,事情是怎么发生,又是怎么结束,就像她亲临现场一样,甚至还能追溯到前几年,这邻居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所以他今天变成现在这样丝毫不奇怪等等,听得人津津有味。
小陈有个表哥,快四十岁了没结婚,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个表哥,忍不住问小陈:他为什么一直没结婚?他很诚实地说了三个字:不知道。
自然,这是一个无法再开展下去的话题,再多问一句,都显得我十分八卦。
跟日常夫妻一样,我们聊得最多的,是小孩。
曾经有年轻女孩跟我说,真可悲呀,如果两个人结了婚只能聊聊孩子,那还有什么意思?
两个一起合伙开公司的人,如果连自己的项目都不聊,那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一般夫妇,聊孩子大体是比较轻松的,聊聊他尿裤子,再小一点怎么去玩马桶的水之类。剩下的问题,就不太轻松了。这几年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小陈主动提起的话题,比如他跟我说,小孩的外教课快要上完了,打球也还剩两节课……
我不响,他第二天又再提一次,差不多要掏钱了,只能噢一声。
《上来透口气》里面的中年胖子,一度很想把老婆干掉,他发现女人结婚后马上变得不可收拾,速度之快让人吃惊不已,才三年时间,已经变成一个意志消沉、了无生气的过时中年人物。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老婆不管他赚多少钱,都在说着关于钱的操心话,听着真叫人难受。牛奶账单,煤账单,黄油现在多少钱,小孩要换双靴子……他总结老婆每天最常说的话,分别是,“我们买不起”,“这个买得很划算”,“我不知道钱从哪儿来。”
我还挺熟悉乔治老婆这种人,因为很多长辈就是这种人,一辈子都在唠叨钱从哪儿来,干什么事都想着要花多少钱,所以谈不上什么生活乐趣。
如果我是中年胖子,我也不想跟这样的老婆多说一句话。
幸好时代变了,现在到处都是沉默的夫妻,一个家里两个人可以各自干着自己的事,人到中年,本来自己的时间就不多了。
闲聊这种事,能免则免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