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娃之路上,不怕孩子哭闹、就怕孩子叛逆,当我们和孩子无法沟通,一句话还未说完就被孩子不耐烦的表情堵住时,我们就知道和孩子之间隔着层层距离的可怕,甚至还有家长翻看旧时照片时忍不住落泪,孩子嗲嗲要求抱抱的“闹人”时光匆匆,不经意之间和孩子亲密的时光就指尖流逝了。
实际上,孩子的叛逆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搞不清需求,让叛逆不断加深……
朋友筱筱的儿子小涛,原本是个非常体贴又孝顺的孩子,记得筱筱35岁生日那年,小涛还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妈妈买了一个饰品项链,据说项链吊坠还是黄金材质,虽然吊坠模样小巧、但是那份孝顺之心足以让人动容,当时晒朋友圈的筱筱还收到了近百数的祝福和点赞。
那个时期,我还经常拿“谁说儿子不体贴”说事,但是后来也就是三、五年的功夫,也不知道为什么小涛的性格大变,直接变得说话就呛人的那种。很多人都说小涛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小家伙之前可是筱筱身边特别体贴的小守护神,为何现如今有着如此大的转变?这就要从筱筱搞不清楚孩子需求开始了。
从小涛送给筱筱生日礼物被贴上孝顺这个标签后,筱筱就习惯性地拿体贴、和孝顺等字眼去看待孩子,但人无完人、大人都无法做好完美无瑕,又何况是一天一个样的孩子呢?
小学6年级那年,小涛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和爸爸一部分赞助,去买了一个心仪已久的篮球,买回家刚进家门就被妈妈批评乱花钱,整天不知道好好学习、就知道瞎玩。
初二那年,小涛学习成绩一般般,平时除了学习、打篮球之外,就是在家里面看看电视,看着都长成小伙的小涛,筱筱开始让孩子参与家务活,每天洗碗、扫地都在日常必做的任务,而筱筱则是在一旁指挥这没洗好、那没扫好,时间一长忙里忙外的小涛便愤愤不平,做事情不认真不说、还经常顶嘴叫屈。
初三那年小涛喜欢玩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每次回家都忍不住先玩游戏、再写作业,筱筱在几番批评无果下直接把家里面网给掐断了。从那以后,小涛放学后不是到同学家里面写作业,就是在篮球场打篮球不回家。
亲情关系,破坏起来有的时候不需要几年,只要不停地指挥、责骂即可,小涛和筱筱的糟糕亲子关系也均从不理解开始,不理解孩子对篮球的赤热心,不理解孩子做家务的毛手毛脚,也不能正确看待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变得叛逆,请爸爸妈妈们不要把错误都指责在孩子身上,首先进行自我检讨的教育,你会发现孩子不是不听话、也不是叛逆,只是缺少了亲子沟通里的理解罢了。
那么,和孩子之间沟通不了的叛逆期,家长到底如何扭转局面呢?
1、孩子的兴趣方面,要双面考虑
和孩子之间发生糟糕的亲子矛盾,很多时候都离不开和孩子兴趣方面发生冲突,比如朋友筱筱的孩子喜欢篮球,其实喜欢篮球也并非是什么坏事,喜欢打篮球的孩子不仅可以缓解学习上焦躁,又可以起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实际上,不管是篮球也好、其他兴趣也罢,兴趣就好比是孩子生活的色彩光泽,兴趣的火焰有多高、生活的积极性就有多好,孩子兴趣不应该仅限学习,多一些兴趣光环笼罩也并非是坏事,在孩子的兴趣方面要双面考虑,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但凡是孩子的意思为何不尊重他们呢?
孩子迟早都会离开父母的身边独立翱翔,让他们早些遵循自己的意念,按照自己安排的轨道去生活,会让他们面对生活更加积极、更加独立一些,现如今有很多孩子缺少独立生活,正是因为父母干涉太多,已经让孩子习惯了事事俱全的安排。
2、孩子的做事方面,要以身作则
在做事情方面,作为家长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就是以身作则,没有人一出生就什么都会,即便是饱读诗书的秀才也有读错字的时候,所以在孩子做事情方面不要让他们过满则亏。
培养孩子独立的做事态度很重要,但独立不是彻底放手,就拿筱筱培养孩子做家务的独立意念来说,一个初二的小伙子本身就有了自尊心,把孩子当保姆使唤地做这个、做那个,本来就是对孩子成长的不尊重,如果还时不时地用高高在上的裁判身份去指责、点评,孩子当然会接受不了、埋怨父母。
反之,如果我们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以己身榜样去影响孩子,比如孩子扫地、你拖地,孩子洗碗、你收拾厨房,明明是枯燥又脏乱的家务活,也能在亲子共团结里感受到有趣的动手快乐……
3、孩子的游戏方面,要自律自己
游戏,在绝大多数父母的眼里就是孩子学习的天敌,仿佛一和游戏沾边学习就要玩废了,实际上游戏也是舒缓情绪的有效避雷针,很多时候我们心情烦躁、不悦的时候,不也是打打游戏、疏解疏解心中的闷气吗?孩子的学习不比成年人的生活简单,尤其是高龄孩子的求学之路里,学习的竞争压力常常让他们夜不能寐、甚至出现梦魇的情况。
曾经,有个网友说他的儿子上高二,每天晚上快十点回家之后还要求玩半个小时游戏,如果不让玩的话索性就不写作业、也不上学了,在双方达成协议有规则玩游戏后,发现儿子的学习不差反而有很多的上升空间,当问及为何玩游戏不影响学习的时候,孩子回答说“打游戏可以赶走脑子里不愉快的事情”!
是的,沉迷游戏有的时候不是孩子贪玩,而是他们有了压力、或者缺少关爱,聪明的父母面对孩子打游戏的时候都是以软服硬,而不是跟孩子以硬碰硬、让孩子更快厌弃学习。
教育孩子还是那句话“父母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下什么样的果子”,当孩子的反馈不尽人意时不要着急把过错都放在果子身上,先找找父母身上种下的“因”,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也是通情达理的,只不过是缺少彼此沟通的交心罢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